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7月15-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培训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恩良出席开班仪式,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平台打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未来打算。随后,参加此次研修的10所高校负责人分别对自己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交流介绍。交流讨论后,贵州红军文化及红色旅游研究所所长李俊教授为学员作了题为《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学术报告。
实践研修班先后前往黔灵山麒麟洞和革命烈士纪念碑、贵阳孔学堂、青岩古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赴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遗址等地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花茂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习总书记2015年6月考察花茂村时说“在这里找到了乡愁”。
在黔灵山,研修班参观了抗战时期蒋介石关押张学良将军的麒麟洞,结合展出的图片资料,详细回顾了这位爱国将领的生命历程。随后步行至解放贵州革命先烈纪念碑,深切缅怀先烈,表达对其英勇献身的崇高敬意。在贵阳孔学堂,老师们跟随讲解员的讲解,回顾了孔子的一生及儒学的发展历程,接受了一堂生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在息烽集中营,老师们看到了低矮、阴暗、潮湿的牢房,阴森森的刑具,惨绝人寰的猫洞,即使头顶艳阳高照也难掩心中阴霾,这里曾关押过杨虎城、宋绮云、小萝卜头、黄显声、马寅初等爱国人士,大家被一个个悲怆、不屈的画面深深触动,而倍觉今日生活来之不易。在遵义会议会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列馆、会议室、革命文物、历史资料,了解这段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红色历史,对革命先烈勇于斗争、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娄山关,大家参观了娄山关战斗陈列馆和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在感叹雄关声色的同时仿佛亲临那种战火纷飞的场景,更觉昔日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之后,研修班去了苟坝会议会址、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花茂,晚上现场体验了提马灯走“毛泽东小道”,亲身体会了党历史上的生死时刻,更加明白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实践研修,一方面,思政老师重温了我们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对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了鲜活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形象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研修过程中,大家认真倾听讲解,细心观察,广泛收集教学科研素材。各位老师还积极与其他高校的老师沟通交流教学方法,探求教学艺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交流,储备了知识,提升了教学科研能力。